習近平總書記說過:“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。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,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,不辜負黨的期望、人民期待、民族重托,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。”
來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,毅然地背起行囊,遠離家鄉,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,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,将青春與熱血留給祖國邊疆,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别樣精彩的人生。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于2003年實施以來,已累計選派大學生志願者到中西部22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2100多個縣市區旗基層服務。
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1年共有32名學生參加了西部計劃,選派學生人數在湖北省民辦高校排名第一。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17級法語系畢業生錢嚴是西部計劃志願者中的一員。2021年5月中旬,她報名參加西部計劃,目前已經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五師83團服務八個月。
“剛到新疆時候,我硬是流了一個星期的鼻血,才勉強适應當地的環境。現在看來,志願服務工作必将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曆。”錢嚴對學弟學妹說。

錢嚴工作地點
“當時從看到報名招募到作出決定,前後也就30分鐘。”當被問到會不會太沖動時,錢嚴說,“畢業時選擇參加西部志願計劃,是想用兩年的時間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是什麼。再說了,年輕就應該去做一些酷酷的事情,畢竟一無所有就等于無所不有!”
雖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建設,但是到了新疆錢嚴還是被眼前景象怵到了,“初到新疆,從機場到團場需經過茫茫無際的戈壁灘,一眼望不到盡頭,阿拉山口的狂風一路南下将護林帶的白楊樹攔腰折斷。氣候幹燥,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,實在是不适應這裡的氣候,也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。”


當地環境
後來讓她決定留下來的是這裡的人,不是親人勝似親人。中秋節,同事們帶着錢嚴去賽裡木湖遊玩;過年時,朋友同事紛紛打電話邀請她到家吃年夜飯;當地政府給志願者提供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用品也是一應俱全。“況且走時大張旗鼓,氣勢洶洶,朋友圈也發了,現在因為環境退縮,感覺好丢臉。踏踏實實呆兩年,回去之後和朋友聊天時,我至少可以說:‘我在祖國的最西邊站過崗!’”就這樣,錢嚴堅定地留下來了。


與同事和老鄉們出遊
大學剛畢業,經驗不足,再加上專業不對口,錢嚴的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難。剛到工作崗位不久,錢嚴就接到了要去幫扶的連隊檢查煤炭取暖檢測器安裝情況。“之前沒有接觸這方面的工作,也不了解實地情況,剛剛接到任務時,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展,焦頭爛額睡不着。”工作進行不下去,錢嚴也會抱怨,“我是學法語的,為什麼要來幹這些跟專業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?”“同事們看到我的狀态不好,就主動找我聊天,告訴我他們是如何完成類似工作的。我就根據他們的建議制定方案開展工作。”錢嚴很感謝同事們在工作上對她的幫助。
在和同事們聊天的過程中,錢嚴也發現,原來大多數同事的專業都與工作内容不相符。“其實人都是有惰性的,遇到問題就想逃避。但經過這次事情之後,我覺得沒有什麼人天生就會做這些。遇到問題要多向同事和前輩請教,慌張解決不了問題,一定要靜下心來找辦法。”對于如何度過那段适應期,錢嚴記憶猶新。


日常工作場景
錢嚴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些老軍墾,聽他們講述當年開荒的故事,她更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不算什麼。也真正明白了什麼叫“踐行兵團精神,胡楊精神,堅持屯墾戍邊”!
錢嚴提到,她所在的八十三團駐守在阿拉山口的前沿,這裡常年狂風肆虐,其中有一位老連長将自己的一輩子都送給了防護林。肆虐的狂風吹死了一批又一批樹苗,老連長不服輸,一批一批地種。老連長倒下後,他的兒子又拿起老連長的鐵鍬繼續種樹。昔日荒涼的戈壁灘站起了一排排的防護林,防護林下一片片棉花地年年豐收。

防護林下的棉花地
“兵團裡還有很多像老連長這樣的的老軍墾,當年他們開墾荒漠的時候連住的地方都是自己挖的地窩子。地窩子相當于在地下挖個洞,連真正意義上的房屋都算不上。生産設備沒有,就自己動手編草鞋和框子。他們能堅持下來,我也行!”錢嚴告訴我們。

錢嚴走訪老軍墾
有些同學想要來支援西部,但又放不下大城市裡的“燈紅酒綠”,而且結束支援後,還要面臨找工作的問題,就會顯得有些猶豫。對此錢嚴顯得很樂觀,“你都有勇氣孤身一人支援邊疆,又何來懼怕日後找工作呢?”
錢嚴還讓大家不要對新疆有刻闆印象:“環境沒有大家想象地那麼惡劣,也不是黃泥巴路。我所在的83團‘麻雀雖小,五髒俱全’,住宿環境也不賴。新疆經濟發展很迅速,交通也比較便利。”
錢嚴有時候也會跟遠在深圳的同學聊天,談談彼此的生活。雖然新疆不如大城市那般高樓林立,但她并沒有感到落差。“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,沒有喜茶、奈雪,沒有星巴克、海底撈,但是這裡的大盤雞、米腸子、面肺子老道得很!”

新疆美食
錢嚴還“凡爾賽”地說,“我就生活在你們看到的抖音美景裡呢!這裡有最美公路‘獨庫公路’、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‘賽裡木湖’、人類最後的淨土‘夏爾西裡’。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很有意思,哈薩克族牧民從不鎖門,跟漢族人不一樣,那裡的男人們喜歡帶綠色的帽子。”


錢嚴和大美新疆
“去年畢業前,我很迷茫。事實證明我來對了,新疆的志願工作讓我和小夥伴都很有成就感,”錢嚴在團場的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工作,幹的事情比較基礎,但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。每次穿上志願者紅馬甲下連隊幫助社區孤寡老人,都能讓她想到家鄉的爺爺奶奶。
如果說錢嚴來時帶着迷茫,現在她已經找到了人生方向。錢嚴呼籲學弟學妹們到西部來,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來,“建設西部、建設邊疆,趁青春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,你一定不會後悔的!”

将個人夢想與振興中華的曆史進程緊密相連,謹記五四精神,把理想化成力量,帶着知識和本領到西部、到基層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,已成為很多高校畢業生不約而同的選擇。當代青年當用青春的汗水澆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明天,讓青春在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。